欢迎您阅读、引用和转发!
当前位置:首页 > 征稿 > 征稿丨“煤气化的灰化学”专题——《洁净煤技术》编辑部

“煤气化的灰化学”专题约稿函

       煤炭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煤基能源化工行业的低碳发展是我国未来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指出,大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气化技术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核心技术,顺利排渣是实现煤气化炉长周期稳定运行的关键。煤气化的灰化学是实现气化炉顺利排渣、气化灰渣处理与循环利用、污染物降低排放目标的重要理论基础,直接关系到灰渣残碳降低与有害金属固化等废弃物低碳、清洁与资源化利用。煤气化的灰化学对实现煤炭清洁、低碳、高效利用、进一步减少煤炭消耗,推进煤基能源化工行业循环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煤炭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洁净煤技术》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煤炭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被爱思唯尔Scopus、瑞典DOAJ、美国《化学文摘》CA等多个数据库收录。2021年,《洁净煤技术》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在177种化学工程类期刊中跃居第3位。作为能源化工领域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目前已策划出版了“碳中和技术、煤高效超洁净排放技术、煤化工VOCs排放与治理、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技术、煤基固废资源化利用研究、‘燃煤+’耦合低碳发电及综合利用技术、CO2高效捕集及资源化关键技术”等多个热点专题/专刊,为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挥了积极作用。

      “十四五”是加快推进能源技术革命的关键时期,为集中报道近年来煤气化灰化学领域先进技术,促进先进技术推广应用,《洁净煤技术》编辑部拟于2023年第7期策划出版“煤气化的灰化学”专题,特邀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白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德国GTT-Technologies吴桂选研究员,华东理工大学沈中杰副研究员共同担任客座主编,集中报道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一、专题报道方向

      征收煤气化的灰化学相关稿件,包括但不限于:

      1. 煤气化灰渣理化特性;

      2. 煤气化灰渣相变机理;

      3. 煤气化灰渣黏温特性及调控机制;

      4. 煤气化炉的排渣技术;

      5. 气化灰渣残碳回收利用技术;

      6. 基于气化灰渣利用的高性能材料制备;

      7. 煤气化灰渣重金属固化与处理技术;

      8. 煤气化灰渣在建筑、陶瓷等行业利用技术。

二、论文内容要求

      1. 来稿要求选题新颖、观点鲜明、资料翔实、成果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综述不少于15000字,研究论文8500字以上。

      2. 文章应为原创、未公开发表的作品,应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交流价值;或反映所研究领域的先进水平及发展趋势,或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研究进展与实施情况。

      3. 论文结构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名称、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等;具体论文格式规范请参考《洁净煤技术》近期刊登的文章,文章可从《洁净煤技术》官方网站(www.jjmjs.com.cn)免费下载。

三、投稿方式

      在线投稿:请登录期刊官网www.jjmjs.com.cn,完成注册后在线投稿,“投稿类型”请选择“煤气化的灰化学”专题。

四、论文截稿日期及评审要求

      1. 专题论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要求具有副高以上职称。

      2. 为保持本刊的学术水平,通过三审制(初审、外审、终审)的论文方可发表。

       3. 论文截稿时间:2023年5月1日

五、联系方式

      白    进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E-mail:stone@sxicc.ac.cn

      吴桂选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德国GTT-Technologies,E-mail:guixuanwu2022@163.com

      沈中杰 副研究员,华东理工大学,国家能源煤气化技术研发中心,E-mail:zjshen@ecust.edu.cn

      白娅娜,《洁净煤技术》编辑部,13810006472(同微信),E-mail:baiyana8023@163.com

   《洁净煤技术》编辑部

2023年1月



客座主编简介

      白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开展煤等含碳资源的热转化和灰化学研究。出版专著《煤的灰化学》,在FuelFPTNature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奖、工程热化学创新奖。

      吴桂选,德国GTT-Technologies高级研发科学家,德国Forschungszentrum Jülich(于利希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围绕氧化物熔体在气化领域的难点与瓶颈问题,10多年来致力于氧化物熔体物性综合数据库开发及应用研究。已参与欧盟项目、德国政府项目、企业项目等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期间开发的物性数据库及相关计算软件已逐步应用于著名科研单位和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众多企业。

     沈中杰,特聘副研究员,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市“浦江人才”。长期开展煤等含碳燃料的低碳转化与利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中国博士后基金、企业委托等项目,作为研究骨干参与美国能源部能源科学技术实验室项目。在Combustion and FlameAIChE JournalFuelEnergy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洁净煤技术
《洁净煤技术》(月刊)是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与煤炭工业洁净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的科技期刊。
  • 1494文章总数
  • 168984访问次数
  • 17篇 最新文章
  • 编辑部专区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