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读、引用和转发!
当前位置:首页 > 征稿 > 征稿 丨“面向重排放工业的CO2减排增效”专题

“面向重排放工业的CO2减排增效”专题约稿函

       2030年“碳达峰”目标、2060年“碳中和”愿景,是全国范围内自上而下的共识,是我国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水泥、钢铁、建材和有色金属冶炼等过程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同时也是CO2重排放工业。上述工业都涉及将煤炭或碳酸盐作为基本原料,其中的碳氧化、碳酸盐高温热分解和复分解反应过程产生大量CO2,导致这些重排放行业的CO2排放量约为全国工业碳排放总量的50%,因此,在保证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如何大幅降低该过程的CO2排放,并实现减排增效,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与工业应用价值,尤其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传统煤炭、石油、化工企业必须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进程,抢占技术和市场先机,助力我国双碳目标。

       《洁净煤技术》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煤炭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CSCD)、爱思唯尔Scopus、瑞典DOAJ、美国《化学文摘》CA等多个数据库收录。2022年,《洁净煤技术》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在177种化学工程类期刊中跃居第3位。作为能源化工领域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目前已策划出版了“碳中和技术、煤高效超洁净排放技术、煤化工VOCs排放与治理、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技术、煤基固废资源化利用研究、‘燃煤+’耦合低碳发电及综合利用技术、CO2高效捕集及资源化关键技术、可再生能源-燃煤低碳互补发电及综合利用、氢能与洁净煤技术融合发展、燃煤发电CCUS”等多个热点专题/专刊,为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挥了积极作用。

       “十四五”是加快推进能源技术革命的关键时期,为集中报道双碳时代传统工业碳减排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洁净煤技术》编辑部特邀北京化工大学赵宇飞教授、四川大学岳海荣教授、北京化工大学邵明飞教授担任客座主编,拟于2024年第4期策划出版“面向重排放工业的CO2减排增效”专题,集中报道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一、专题报道方向

       征收面向重排放工业的CO2减排增效相关稿件,包括但不限于:

       1. 国内外涉及重排放工业的碳酸盐热解CO2减排增效相关领域综述;

       2. CO2减排/捕集相关研究或技术;

       3. CO2转化/资源利用相关研究或技术;

       4. 碳酸盐热解相关绿色新方法、新技术;

       5. 可代替碳酸盐热解过程的新型绿色生产方法;

       6. 其他光/电碳酸盐转化、CO2减排、捕集或催化转化的研究与技术;

       7. 碳税方面的相关政策论文。

二、论文内容要求

       1. 来稿要求选题新颖、观点鲜明、资料翔实、成果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综述不少于15000字,研究论文8500字以上。

       2. 文章应为原创、未公开发表的作品,应具有较强学术价值和交流价值;或反映所研究领域的先进水平及发展趋势,或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研究进展与实施情况。

       3. 论文结构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名称、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等;具体论文格式规范请参考《洁净煤技术》近期刊登的文章,文章可从《洁净煤技术》官方网站(www.jjmjs.com.cn)免费下载。

三、投稿方式

       在线投稿:请登录期刊官网www.jjmjs.com.cn,完成注册后在线投稿,“投稿类型”请选择“面向重排放工业的CO2减排增效”专题

四、论文截稿日期及评审要求

       1. 专题论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要求具有副高以上职称。

       2. 为保持本刊的学术水平,通过三审制(初审、外审、终审)的论文方可发表。

       3. 论文截稿时间:2023年12月31日

五、联系方式

       赵宇飞  教授  北京化工大学,E-mail:zhaoyufei@mail.buct.edu.cn

       岳海荣  教授  四川大学,E-mail:hryue@scu.edu.cn

       邵明飞  教授  北京化工大学,E-mail:shaomf@mail.buct.edu.cn

       白娅娜 《洁净煤技术》编辑部,13810006472(同微信),E-mail:wyg@chinacs.org.cn

   《洁净煤技术》编辑部

2023年9月

客座主编

赵宇飞  教授

北京化工大学

       赵宇飞,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19)、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2017);2019—2022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2021—2022年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化学工程与技术)。2013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2011—2012、2018年在牛津大学Dermot O'Hare、Edman Tsang教授实验室访问。现从事水滑石基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在矿化和催化方面的研究。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总引19500余次,H因子66。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Chem. Soc. Rev.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SCI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2项。作为共同主编出版RSC英文专著一部;获得2021年中国感光学会特等奖,2022年石油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任Frontiers of Chemistry副主编,《物理化学学报》、Trans. Tianjin Univ.SmartMat编委/青年编委。

 

岳海荣  教授

四川大学

       岳海荣,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主要从事大气与固体污染治理领域的催化与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承担了包括CO2捕集与矿化、天然气脱硫、含氢尾气分离、脱硫渣资源化利用在内的多个化学反应工程相关课题任务,特别是在CO2减排协同固废矿化治理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在Nat. Commun.J. Am. Chem. Soc.ChemChem. Soc. Rev.Acc. Chem. Res.等国际著名化工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2020、2021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0年度中国化工学会科技奖一等奖;担任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副主编、Chinese Chemical Letters期刊编委。

邵明飞  教授

北京化工大学

       邵明飞,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9)、中国催化新秀奖。研究方向为面向能源存储与转化的反应耦合与过程强化,包括光电解水耦合绿色合成、基于插层化学的能源材料设计与合成方法学、结构化电极组装与先进能源器件等。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H因子为56,获授权专利10余项。


洁净煤技术
《洁净煤技术》(月刊)是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与煤炭工业洁净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的科技期刊。
  • 1494文章总数
  • 168984访问次数
  • 17篇 最新文章
  • 编辑部专区

    联系我们